50家最大鋼鐵生產商 2050年淨零排放承諾方面的最新進展
由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與產業轉型領導小組(Leadership Group for Industry Transition, LeadIT)於2024年10月共同發布了“透明度問題:2024年對鋼鐵業不斷發展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的見解”報告,分析全球前50大鋼鐵生產商的淨零排放承諾,提供了這50家最大鋼鐵生產商在2050年淨零排放承諾方面的最新進展。
報告顯示僅不到一半的企業制訂了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甚至更少的企業有追踪其業務產生的全部範疇排放,從而危及該行業實現長期氣候目標的能力。
此報告所列前50大鋼鐵生產商的排名,是依據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提供的全球鋼廠最新產量排名,這50大生產商比全球行業平均更仰賴高排放煉鋼技術,占全球鋼鐵業排放量的60%以上。據估計,鋼鐵業占全球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9%,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重工業的CO2排放量需要下降93%,才能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在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方面,根據此報告分析,截至2024年9月,前50大鋼鐵生產商中有一半仍缺乏2050年淨零目標,其中16家公司尚未在公開報告中闡明淨零目標,9家公司根本沒有提供有關氣候目標的資訊,5家公司的目標是在2050年後實現淨零排放。(如圖1所示)
在訂定2030年減量目標方面,僅有17家公司訂定了2030年減量目標,其中14家公司尚未在公開報告中闡述減量目標,9家公司根本沒有提供有減量目標的資訊。2024年前50大生產商比2023年更新時減少了3家。其中2家公司取消了2030年目標,另一家公司的下調是由於50大鋼鐵生產商排名的變化。相反,目前有10家公司在2030年至2040年間建立了里程碑,比2023年增加了5家公司。(如圖2所示)
在管理排放範疇方面,前50大的鋼鐵生產商中僅15家有明確規劃其排放範疇,來實現淨零目標。範圍1是指生產過程中直接產生的排放,範圍2是指購買的電力和蒸汽產生的排放,範圍3是煤炭開採和航運等供應鏈活動產生的間接排放。目前僅4家公司在其規劃中納入了解決範圍籌1、2 和3的措施,其中3家公司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而1家公司規劃在2050年之前實現這一目標。
在前一年(2023)發布的“檢視全球鋼鐵業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有提到脫炭技術與全球鋼鐵產能規劃之見解。
在脫炭技術方面,2023年報告指出鋼鐵行業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C以內,最有效方法是從現在到2030年逐步淘汰高爐和其他依賴化石燃料的技術。另外該報告也提到,雖然CCS/CCUS如果被證明可行且可擴展,可以在減少鋼鐵業的排放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但迄今為止CCS/CCUS的應用嘗試尚未成功,僅CCS/CCUS無法為該行業提供全面的脫碳解決方案,應防止其鼓勵鋼鐵製造商將更多資源投資於碳密集型生產設備。
在全球鋼鐵產能規劃方面,該報告指出儘管近年來建造低排放綠色鋼鐵產能的計畫增加,但新排放密集型高爐的發布仍遠遠超過這些計畫。新公佈的高爐產能是低排放鋼鐵產能的2.5倍。在全球範圍內,新公佈的高爐年產能總計為2.082億公噸,而生產的低排放的初級鋼計畫總計年產能僅為0.836億公噸。
資料來源:
[1] Global Energy Monitor and LeadIT/SEI (2024), A matter of transparency: 2024 insights on the steel industry's evolving commitments to reach Net Zero by 2050.
[2] Global Energy Monitor and LeadIT/SEI (2023), A Matter of Ambition: Examining the Steel Industry's Commitment to Net Zero by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