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碳排有價時代的能源管理趨勢

產業脈動

2025年我國起徵碳費,進入碳排有價時代。2024年ISO管理系統驗證標準新增”氣候行動變遷”內容,使所有組織於管理系統設計與實施階段,不會忽略本項重要議題。考慮到碳管理和能源管理是一體兩面,建議企業四步驟將能源管理扣合碳管理,來規劃和落實減碳路徑。

 

 

 

2025年我國進入碳排有價時代

 

2024年8月29日環境部公布碳費子法,並於10月7日第六次碳費費率審議會爰以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1200~1800元之範圍做為2030年之後一般費率之建議基準,並據以參考推估300元做為2025年首次開徵碳費一般費率[1]。

  1. 碳費費率審議會建議未來碳費徵收費率之審議,除審酌法定因素外,並得 以二年為一期,分階段逐步調整。
  2. 碳費徵收對象未實施自主減量計畫,僅得依一般費率繳交碳費。
  3. 為鼓勵碳費徵收對象加速且大幅採行具體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以顯著降低其排放,爰訂定優惠費率,並視其達成之減量指定目標,訂定差別優惠費率。
  4. 碳費徵收對象實施自主減量計畫且符合行業別指定削減率者,適用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50元優惠費率A;符合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者,適用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100元優惠費率B。

 

 

能源管理系統應考量氣候變遷議題

 

企業實施、維持和改善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近年來面臨氣候變遷議題與利害關係者提出相關期望和要求,也要因應氣候變遷議題並規劃和行動。2024年2月23日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布管理系統驗證標準條款4.1及4.2新增有關氣候行動變遷(Climate Actions Change)”內容,稍後2024年4月10日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據此訂定認證作業通報補充說明事項[2]。

 

     1.依ISO與IAF共同發布之聯合公報內容,ISO管理系統驗證標準新增”氣候行動變遷”

        內容:(1) 4.1 新增”組織應決定氣候變遷是否為相關議題”。

                   (2) 4.2 新增”備註:相關利害關係者可以提出與氣候變遷相關之要求”。

     2.ISO管理系統驗證標準新增”氣候行動變遷”

        目的:(1)使所有組織於管理系統設計與實施階段,不會忽略本項重要議題。

                   (2)各管理系統驗證標準之4.1及4.2條款已包含組織應考慮所有影響管理系統有效性之內外部議題,新增此條款之目的在於確保組織將此重要外部議題納入考量。

 

 

 

()碳管理和能源管理是一體兩面

 

     1.徵收碳費對象的企業,高階管理階層的決策通常是朝向實施「自主減量計畫」並達成年度與目標年指定目標,以降低碳定價衝擊為目標。

     2.從能源管理系統的角度,此目標的能源標的主要是組織的能源消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例如2030年全廠類別一和類別二排放合計不超過6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

     3.為了管理能源標的,工廠管理階層通常要綜合考量總生產量、個別產品別生產量對於全廠用電量、燃料和蒸汽使用量的影響,分析彼此關聯性,

        進而設定全廠、重大能源使用的能源績效及對應的能源績效指標,

        並且基於工廠現況估計能源績效指標之基準值,例如每單位產品生產用電量、用氣量的基準值、壓縮空氣系統效率7 kW/CMM。依據能源績效指標之基準值,計算全廠能源基線。

     4.接著評估能源績效改善機會,擬定行動方案,設定重要能源績效指標之未來基準值。例如2030年每單位產品生產用電量和用氣量基準值降低10%、

        壓縮空氣系統效率達到6 kW/CMM等重大能源使用的績效改善,使得全廠用電量不超過8千萬度,天然氣用量不超過960萬立方米。

 

 

 

()能源管理扣合碳管理四步驟,建立企業規劃和落實減碳路徑的管理表

 

     1.碳管理千頭萬緒,從能源管理基本功做起。基於碳管理和能源管理的本質是一體兩面,建議企業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持續改善能源績效,達成碳管理目標。

     2.盤點減碳機會,估計各個機會的成本效益,導入企業內部碳定價。工廠找出減碳機會,擬訂行動方案計畫書,建議內部碳定價採取影子價格來計算減碳量效益金額,合理評估方案之成本效益,

        以爭取高階管理階層的支持。

     3.設定每5年里程碑減碳目標,管理行動方案和費用需求。2050淨零是長期奮戰,建議企業設定2030-2035-2040每5年排碳目標,預估達成目標的方案和費用,

        管理資本支出和每年相關費用的財務影響。

     4.技術會進步,滾動檢討減碳路徑。低碳能源供應、燃燒技術、電力設備能源效率等減碳技術勢必持續進步,技術的未來成本也可能與目前預期有很大落差,

        建議企業除了每年檢討能源基線和排放基線,也適時檢討未來5~10年減碳技術及其成本的進展。

     

 

 

資料來源:

[1] 環境部。碳費徵收費率草案總說明,2024年10月8日。

[2] 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作業通報編號69_[本會針對ISO管理系統驗證標準新增”氣候行動變遷(Climate Actions Change)”內容之補充說明事項],TAF-MS-L69(1),2024年4月10日。https://accreditation.taftw.org.tw/taf/public/papersManagement/docDownLoad.action?docId=2c908a818eb7d501018ec6b7e1d2360e

[3] 工業節能服務網

Relevant News
相關消息
產業脈動
2024.12.12
再生能源義務用戶,儲能調整用電措施 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與台電公司簽訂之經常契約容量達 5,000 瓩以上之用電大戶,可透過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繳納代金等各項方式履行義務。為鼓勵義務儲能設備之有效使用並擴大用戶設置儲能之意願,台電公司研議義務儲能需量反應方案,提供回饋誘因引導用戶於夜尖峰時段放電,共同協助穩定供電。
產業脈動
2024.11.27
隨著能源轉型的發展,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將越來越多,儲能系統的重要性將會隨之增加,其功能包括平抑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以及儲存多餘的再生能源
產業脈動
2024.11.13
未來政府將提供中小微企業所需的專案貸款、租稅優惠等二大配套措施,明年將加碼相關預算,投入116億元推動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經濟部將持續偕同相關部會,協助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成長。
產業脈動
2024.11.06
總統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期許落實創新轉型改變 迎來世代永續成長機會。 當前全世界都面對極端氣候與減碳的挑戰,臺灣身為全球技術供應鏈的重要角色,有必要加大氣候行動來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加速接軌全球減碳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