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我國再生能源電力售予企業現況及議題

產業脈動

近年來ESG、供應鏈減碳議題,以及我國徵收碳費等政策,企業從節能、改善能源使用效率著手,也規劃增加使用再生能源電力,以降低外購電力所帶來的組織溫室氣體盤查類別2的間接排放量。

 

 

 

()我國再生能源電力發展

 

依據經濟部能源統計[1],2019~2023年我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從7,798 MW提高到17,916 MW,四年增加10,118 MW (130%)。其中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從4,150 MW增長到12,418 MW、四年增加8,268 MW;離岸風力裝置容量從128 MW增長到1,763 MW、四年增加1,635 MW。

 

 

同期間,再生能源發電量從15,258,373 MWh提高到26,709,947 MWh,四年增加11,451,574 MWh (75%)。其中太陽光電發電量從4,015,948 MWh增長到12,908,690 MWh、四年增加8,892,741 MWh;離岸風力發電量從176,377 MWh增長到4,497,273 MWh、四年增加4,320,896 MWh。

 

 

觀察經濟部能源統計的能源平衡表的電能產出,2019年太陽光電發電量有7%來自公用發電廠,到了2023年該比例成長到26%;風力發電部分,2019年風力發電量有98%來自公用發電廠,到了2023年將近100%來自公用發電廠,見圖3和圖4。(備註:能源統計操作手冊說明:「公用」是指以「銷售電或熱為主業」;而「自用」則代表該業者發電或產熱是以自用為主,有餘電或餘熱才銷售)。

 

 

(二)企業規劃使用再生能源電力的議題

 

企業規劃使用再生能源電力主要有兩種管道:(1)自行設置登記為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並且自發自用;(2)與再生能源發電業者或售電業者簽約採購再生能源電力。

由於第一個管道工業廠房和商辦屋頂可開發太陽光電設置空間有限,企業規劃取得更多再生能源電力,勢必朝向地面型和水面型太陽光電、以及離岸風力業者洽談購電。企業近期要從第二個管道(與再生能源發電業者或售電業者)採購再生能源電力,可能碰到以下議題:

  1. 企業有綠電需求,不過2023年我國再生能源發電業售電仍有八成是躉售台電,企業綠電趨勢與實際購電存有落差。2023年我國太陽光電發電量有1/4來自以售電為主業的公用發電廠,不過經濟部能源統計的再生能源發電業銷售對象統計顯示,再生能源發電業的太陽光電售電量有79%是躉售給台電公司;2023年我國風力發電量幾乎來自以售電為主業的公用發電廠,然而再生能源發電業的風力售電量有80%是躉售給台電公司。
  2. 再生能源發電業有躉售費率保障,若企業接受綠電價格較低,買賣難成。以2021年太陽光電地面型500 kW以上案場為例,第一期躉售費率4.4847元/度 (有併聯電業特高壓供電線路者)。在這保障價格下,再生能源業者可能需要在躉售費率加上一定溢價才願意賣給企業,因此企業接受價格要高於躉售費率一定比例,才有可能繼續洽談。
  3. 大型企業藉由投保即將推動的綠電信保機制,以利參與離岸風力購電。該機制讓符合適用條件與門檻的企業能夠投保,當離岸風力案場營運時發生買方企業中斷購電的收入空窗期,藉由保險降低融資銀行收不到錢的風險,讓開發商順利獲得融資以建置風場。因此該措施可以讓台電、台積電以外的大型企業也能加入離岸風力開發計畫的購電契約洽談。

 

 

 

企業使用再生能源電力的驅力通常有:(1)法規或供應鏈要求,例如客戶要求供應商加入RE100、遵循「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2)達成減碳目標和ESG管理。

 

 

資料來源:

[1] 經濟部,2024/02/19,能源統計。

[2] 經濟部,2024/02/26,韓國工業電價3年漲8成 我國電價仍遠低於國際 保有產業競爭力。

[3]工業節能服務網

 

Relevant News
相關消息
產業脈動
2024.11.13
未來政府將提供中小微企業所需的專案貸款、租稅優惠等二大配套措施,明年將加碼相關預算,投入116億元推動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經濟部將持續偕同相關部會,協助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成長。
產業脈動
2025.02.04
2024年對鋼鐵業不斷發展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的見解報告,分析全球前50大鋼鐵生產商的淨零排放承諾,提供了這50家最大鋼鐵生產商在2050年淨零排放承諾方面的最新進展。報告顯示僅不到一半的企業制訂了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甚至更少的企業有追踪其業務產生的全部範疇排放,從而危及該行業實現長期氣候目標的能力。
產業脈動
2025.02.25
為引導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並期接軌綠色供應鏈國際趨勢,自109年訂定用電大戶條款,明定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之電力用戶應依規定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綠電及憑證,經檢討後維持現行用電大戶納管門檻規範,亦即5,000瓩以上之電力用戶。
產業脈動
2025.03.04
環境部去(2024)年底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訂出2030年較2005年減少「28±2%」排碳目標,並提出能源、製造等六大部門的管制量。環境部7日召開草案公聽會,民間團體認為AI、半導體、資料中心等產業用電量大,政府應更清楚評估排碳量,且應思考如何做到用電低成長,甚至負成長;經濟部則回應,在相關產業發展下,「能源的需求,大概沒辦法降下來」。
產業脈動
2025.03.11
「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於105年10月27日行政院第3520次會議報告,全面推動包含節能、創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之能源轉型,以綠能推動、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三大願景,聚焦節能、創能、儲能及系統整合等四大主軸,期望能促成「綠能推動促進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增益綠能推動」之正向循環。110年起,為落實能源轉型目標,將臺灣打造為安全、潔淨、永續之智慧能源島,提升為以「綠能推動」、「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及「綠色金融」為四大願景,配合政策方針,持續在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等四大主軸下,以積極節能、多元創能、智慧儲能、靈活調度及健全市場為推動策略,打造臺灣成為亞太綠能中心。